乌克兰方面军(乌克兰方面军司令)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乌克兰方面军,以及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苏联二战时期的方面军是怎样组合的
苏联在二战期间,方面军的编成是不固定的。苏联的方面军与西方国家的集团军群最大的区别是编有隶属于方面军的战术空军。
1、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时,苏军总兵力只有537万人。这时的方面军基本由苏联的各大军区组建而成,一个军区的军队组建一个方面军。
苏军编制:西方方面军,负责抵抗中央集团军群
西北方面军,负责抵抗北方集团军群
西南方面军,负责抵抗南方集团军群
开战一个月到两个月内,又组建如下方面军:
北方方面军,负责列宁格勒和芬兰方向的防务
预备队方面军,负责加强莫斯科西方方向的防务
开战大约三个月内,又组建如下方面军:
北方方面军撤消,划分为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
布良斯克方面军,负责加强莫斯科西南方向的防务
以上在战争初期,苏联共组建了七个方面军(不包括远东地区的三个军区部队),另有少数由大本营直接掌握的独立集团军。
如:西南方面军:1941年6月22日由原基辅特别军区组建,1942年7月12日撤消;1942年10月22日重新组建。1943年10月20日改名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
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21、第63、第6、第12、第46、第57、第62集团军,第5、第3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7、第2集团军。
驻守在乌克兰的是苏联西南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一部及南方方面军的右翼部队,统帅是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共有86个师一百多万人,其中包括30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共有各类坦克5000多辆。
西方面军(卫国战争时期): 苏德战争时期西部战略方向上的苏军战役战略军团。1941年6月22日由西方特别军区(见白俄罗斯军区)改编而成,最初辖有第3、第4、第10和第13集团军。尔后陆续编入第5、第11、第16、第19、第20、第21、第22、第28、第29、第30、第31、第32、第33、第39、第43、第50、第61、第68、突击第1集团军,近卫第10、11集团军,坦克第3、第4集团军,空军第1、第4集团军。
2、由于战争持续,卫国战争前期的巨大牺牲,苏联军队的数量大量减少,1941年10月-1942年4月‘台风’行动和苏军反击期间,苏联新建了以下方面军:
加里宁方面军,负责莫斯科西北方向信昌的防滑唤扒御
南方方面军,负责罗斯托夫附近的防御
沃耳霍夫方面军,负责列宁格勒南方的反击
克里木方面军和独立滨海集团军,负责克里木的防御
1942年夏季到1943年夏季
苏联新建了如下方面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负责顿河中上游的防御
北高加索方面军,负责高加索北部的防御
外高加索方面军,负责高加索南部的防御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负责伏尔加河下游的防御
东南方面军,负责斯大林格勒及以南地区的防御
期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名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名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中央方面军,负责对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
预备队方面军被撤消
克里木方面军被全歼
以上共计十五个方面军,及大本营直接掌握的独立集团军。
如:在1943年著名的的哈尔科夫反击战时,参战的两个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将军,弗罗兹尼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将军。两个方面军总兵力共约60万人。
3、1944年至1945年战争结束期间,苏军的实力逐渐恢复,1945年初,仅在苏德战场上,苏联军队(包括约34万人的波﹑罗﹑保﹑捷的军队和法国空军团)总兵力670万人(西线除卡累利阿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外编为8个方面军),拥有10.73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2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这时苏军的编成内有卡累利阿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以及超过60个师的大本营预备队。
为在远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组建了远东第一、第二方面军。
如:1)、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1个近卫集团军、6个集团军、1个突链庆击集团军、2个近卫坦克集团军和1个空军集团军。
乌克兰第1方面军:2个近卫集团军、3个集团军、2个近卫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和波兰第2集团军。
上述两个方面军在战争结束时兵力都达到一百万人以上。
2)、柏林会战时,苏军调集3个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第二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共计162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空军集团军,共约250万人,4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img]二战时期苏联有哪些方面军?
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的方面军同期最多达到16个(历时4年的战争期间,苏联的方面军的数量与组成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个方面军的编成差别也较大,少则3至4个、多则8至9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至3个坦克集团军,1至2个空军集团军,数个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军,数十个兵种(如炮兵、装甲坦克兵、工程兵、航空兵、防空兵、通信兵和步兵等)、专业兵兵团(部队),在沿海地区作战的方面军还配备海军舰队或空降兵。兵力少则10至20万人,多则上百万人。
方面军名拆厅称 组建时间 撤销时间
远东方面军 1940年7月 1945年8月5日
西方方面军 1941年6月22日 1944年4月24日
西南方面军 1941年6月22日 1942年7月12日
西北方面军 1941年6月22日 1943年11月20日
北方方面军 1941年6月24日 1941年8月23日
南方方面军 1941年6月25日 1942年7月28日
后备方面军 1941年7月14日 1941年7月25日
莫扎伊斯克防线方面军 1941年7月18日 1941年7月30日
中央方面军 1941年7月24日 1941年8月25日
预备队方面军 1941年7月30日 1941年10月10日
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1年8月16日 1941年11月10日旅简隐
列咐御宁格勒方面军 1941年8月23日 1945年7月24日
卡累利阿方面军 1941年8月23日 1944年11月15日
外高加索方面军 1941年8月23日 1941年12月30日
外贝加尔方面军 1941年9月15日 1945年9月10日
莫斯科预备队方面军 1941年10月9日 1941年10月12日
加里宁方面军 1941年10月17日 1943年10月20日
莫斯科防区方面军 1941年12月2日 1943年10月15日
沃尔霍夫方面军 1941年12月17日 1942年4月23日
布良斯克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1年12月24日 1943年3月12日
高加索方面军 1941年12月30日 1942年1月28日
克里木方面军 1942年1月28日 1942年5月19日
外高加索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2年5月15日 1945年8月25日
北高加索方面军 1942年5月20日 1942年9月1日
沃尔霍夫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2年6月9日 1944年2月15日
沃罗涅日方面军 1942年7月7日 1943年10月20日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1942年7月12日 1942年9月28日
东南方面军 1942年8月7日 1942年9月28日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2年9月28日 1943年1月1日
顿河方面军 1942年9月28日 1943年2月15日
西南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2年10月22日 1943年10月20日
南方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3年1月1日 1943年10月20日
北高加索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3年1月24日 1943年11月20日
中央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3年2月15日 1943年10月20日
预备队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3年3月12日 1943年3月23日
库尔斯克方面军 1943年3月23日 1943年3月27日
奥廖尔方面军 1943年3月27日 1943年3月28日
布良斯克方面军(第三次组建) 1943年3月28日 1943年10月10日
预备队方面军(第三次组建) 1943年4月10日 1943年4月15日
草原方面军 1943年7月10日 1943年10月20日
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 1943年10月10日 1943年10月20日
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5年2月24日
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5年4月1日
白俄罗斯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4年2月17日
乌克兰第1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5年6月10日
乌克兰第2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5年6月10日
乌克兰第3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5年6月15日
乌克兰第4方面军 1943年10月20日 1944年5月16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944年2月17日 1944年4月5日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 1944年2月17日 1944年4月5日
白俄罗斯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4年4月5日 1944年4月16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二次组建)1944年4月16日 1944年6月10日
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 1944年4月21日 1944年10月16日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第二次组建)1944年4月24日 1945年6月10日
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 1944年4月24日 1945年8月15日
乌克兰第4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1944年8月6日 1945年7月9日
滨海军队集群 1945年4月20日 1945年8月5日
远东第1方面军 1945年8月5日 1945年9月10日
远东第2方面军 1945年8月5日 1945年9月10日
二战名将----苏联篇,乌克兰方向的方面军司令
马利诺夫斯基 出生在黑海地区大城市敖德萨,一战时才15岁的他便投军被派到连队负责机枪射击。战争中其数次负伤,获得了圣乔治十字勋章。战后其随军加入红军,在西伯利亚与白军作战,历任营长,团长。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马利诺夫斯基以「 ”志愿军”身份到西班牙为西班牙 *** 助战,之后被派至「 ”伏龙芝军事学院”担任总教官教授作战课程。卫国战争爆发后其任军长率军抗击德军,被公认是红军少数具有指挥大军团作战能力的将军。战争开始一年后其便被升为方面军司令员,在高加索地区与德军作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其率军历经一番恶战击退纳粹装甲军,确保了战役的最终全胜。随后其率军攻入乌克兰,把盘踞在顿巴斯富庶工业区德军扫荡赶跑,1944年5月,马利诺夫斯基被任命为第2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实施了雅西—基什亚战役全歼了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解放了巴尔干地区的国家。纳粹德国投降之后马利诺夫斯基被派至远东对日军作战。战后其任苏联远东军队统率,训碧清练并补给军事物资给北朝鲜「 ”朝鲜人民军”与中国 *** 。斯大林去世后其担任国防部部长。 在1964年11月7日的苏联 *** 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招待会上,马利诺夫斯基曾当着中国代表团成员贺龙元帅面前提出推翻 *** 的言论,当即引起贺龙以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 *** ,并导致中苏关系一度紧张,最后苏共中央被迫向 *** 中央道歉。1967年其去世,享年69岁。 托尔布欣 生于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省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圣彼得堡商学院,作为在圣彼得堡会计师工作。1914年一战时被征入伍,在骑兵部队作战。十月革命后其在家乡参加红军,在北部战线和西部战线同白卫军作战,一直在军队中层徘徊。苏德战争时期,他优秀的军人世薯素质表现得更为突出。他忠于职守,英勇善战,具有杰出的才能,对待下级宽厚诚恳。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其任集团军司令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域设防,艰悔返前苦奋战达3个多月予德军重大杀伤。战后其升任方面军司令,率军突破德军「 ”东方壁垒”,解放了乌克兰全境显示了其非凡的组织才能和统帅天才。随后其率乌克兰第3方面军攻入南欧成了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解放者。战后其任保加利亚管制委员会主席,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等职,1949年托尔布欣因心脏病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享年55岁。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 1913年应征入伍。一战编入西南方面军在加里西亚作战。二月革命后,被选入团委员会加入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国内战争结束后到高级骑兵学校指挥人员进修班,1938年起任骑兵第6军军长率该军参加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卫国战争时其任西方面军副司令,造成了基普会战红军的惨败,并在突围战斗中负了重伤。斯大林格勒会战时其被再次起用任东南方面军 司令员,负责斯大林格勒防御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他很好的把握了城市攻防战的特点,以劣势兵守住了防线。随后其任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转战与东线各地,但战绩平平。战后其任喀尔巴阡军区司令,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0年去世,享年78岁 。▼更多精彩简史,请关注我们▼ 一个历史的记录
关于乌克兰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