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单(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单,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 2、南京师范大学院长2022年名单
- 3、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单
- 4、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带研究生的国画老师有哪些?
- 5、南师附中教师名单
- 6、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一、南京师范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南京师范大学 的双一流学科有地理学,该校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南京师范大学的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李瑞清、江谦、柳诒徵、郭秉文、李叔同、张士一、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孟宪承、杨贤江、徐悲鸿、高觉敷、罗家伦、潘玉良、张大千、唐圭璋、傅抱石、陈邦杰、陈洪、吴作人、李旭旦、孙望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曾在此主政或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启猛蔽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出“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为校训,形成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优良校风。
南京师范大学 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占地面积2179633平方米,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932076.19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共有在职教职工3120人,专任教师193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598人,副悄州高级职称70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名,教育部青年*1名,国家“”人才3名,国家“”青年人才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3人,中科院“*”人选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7379人,其中师范生4034人。在校研究生共11245人(其中学术型6502人,专业型4743人;博士研究生1323人,硕士研究生9922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6565人。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44605平方米,馆藏纸本文献总量371.94万册,电子数据库145个。校园内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不含一级学科覆盖)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类)54个,共涵盖78个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 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精彩一课”11门,国家特色专业8个,“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1本(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3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知颂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各1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被列为江苏省内本科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11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优秀成果”,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南京师范大学 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省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7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大学科技园、文创园、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 一贯重视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在海外建有2所孔子学院,其中1所曾荣获“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与美国、英国等16所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及联合培养项目,在103所大学设有学生海外学习项目。与世界上38个国家和地区的22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外国专家50余人;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引智计划”)。全年接收留学生1800余人。
南京师范大学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卓越,不断优化现代大学制度,整体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 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首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招生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留学回国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时期, 南京师范大学 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统筹协调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三条路径,科学实施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发展四大战略,奋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院长2022年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院长2022年名单是王鑫源,罗钦页,何雯雯,张潇湘,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院长
[img]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单
一、文学院
文艺学 何永康*、高小康*、刘梦溪*(文研所)、吴炫*、王臻中*、吴功正*(省社科院)、王长俊、丁晓昌、王恺、刘士林、骆冬青 、郭泉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葆嘉*、陈小荷*、肖奚强
汉语言文字学 董志翘*、马景仑*、刘俐李*、韩陈其、段业辉、沈孟璎、王政红、聂莉娜(南通师院)、孙汝建(南通师院)、连登岗(南通师院) 中国古代文学 郁贤皓*、陈美林*、钟振振*、程杰*、陈书录*、谢柏梁*、潘百齐*、张采民*、陈少松、王星琦、沈新林、石家宜、吴锦、鲁同群、徐克谦、王青、李忠明、周建忠(南通师院)、胡可先、朱崇才、陆林、马珏平、党银平、王树林(南通师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晓进*、杨洪承*、徐瑞岳*(徐州师大)、高永年、沈义贞、何言宏、贺仲明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汪介之*、许海燕、李志、杨莉馨
中国古典文献学 赵生群*、黄征*、方向东、何亚南、陈敏杰、江庆柏
电影学 袁玉琴、张辛勇、刘小林、华明、谢柏梁
课程与教学论(中文) 吴锦、张中原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语文) 朱晓进、张中原、马景仑、何永康、潘百齐、洪宗礼(泰州中学)、鲁同群、朱崇才、张采民、沈新林、孙芳铭(南京一中)、王栋升(南师附中)、姜国定、高永年(兼)、陈书录(兼)
二、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方晓红、郁炳隆、许永、鄢光让、何永康、崔保国、张留芳、顾理平、李幸、周斌(省新闻出版局)、苏宏元、陈国钧(南医大)、周世康(省广电局)、朱铭佐(扬子晚报社)、李南
传播学 倪延年、高朝俊、陈正辉、毕一鸣 教育技术学 李艺*、祝智庭*、张增荣、高荣林、刘小林、杨晓江、郑铿、李培林、王蔚、升滚张舒予-徐皓(省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 李艺(兼)、祝智庭(兼)、张舒予(兼)、杨晓江(兼)、马良生(省广播电视大学)
三、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王小锡*、龚廷泰*、文晓明、盛宇华*、蒋伏心*、何干强、左用章、谢世诚、徐强、朱小玲、金晓瑜(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孙迎光、石斌
伦理学 王小锡、张之沧、钱焕琦、陈章龙、刘云林、米如群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文晓明、徐耀新、孙建社、薛龙根、李淑、王立新
行政管理 赵晖、金太军、王建华、王跃、臧乃康(南通师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思政) 胡文瑞、谢树平、王建华(兼)、裂埋孙迎光、刘云林(兼)、孙建社(兼)、赵仁康(兼)、姚海明(兼)、谢世诚(兼)、钱焕琦(兼)、王跃(兼)、金太军(兼)、王立新(兼)、左用章(兼)、王小锡(兼)
四、法学院
法学理论 公丕祥*、夏锦文*、刘旺洪*、李浩*、龚廷泰、吴增基(转社会学)、李玉生、张国平、庞正、王敏
诉讼法学 夏锦文、李力、刘敏、眭鸿明、张学军、李浩、李建明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刘旺洪、黄和新、韦宝平
五、商学院
企业管理 盛宇华、李晏墅、姚海明、蒋伏心、方志军、王平、沈家模、沈勇、刘飞燕
政治经济学 蒋伏心、顾士明、赵仁康、姜伟、卜海、许坚、李政军、闻玉银
金融学 傅康生、吴先满(省社科院)、华桂宏、许崇正 六、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原理 朱小蔓*、吴康宁*、班华*、鲁洁*、金生宏*、陈敬朴、尹宗利、李学农、华党生、王晓柳、朱曦、冯建军 课程与教学论 杨启亮*、单土尊*、刘炳升*、周志华*、孙庆祝*、顾渊彦*、郝京华、吴永军 教育史 单中惠* (华东师大)、高谦民、胡金平 学前教育学 屠美如*、许卓娅*、滕守尧*、唐淑、周兢、刘晓东、虞永平、顾荣芳、孔起英、刘晶波、边霞 比较教育学 冯吵源余增俊*(华南师大)、程晓樵、余强 高等教育学 周川*(苏州大学)、张培元、张乐天、赵志毅 成人教育学 缪建东 职业技术教育学 顾建军 基础心理学 杨鑫辉*、叶浩生*、余嘉元*、郭本禹*、朱永新*(苏州市政府)、郭亨杰、宋月丽、乔建中、李小平、蔡厚德、张一中、杨韶刚、顾雪英、刘昌、汪凤炎 作者:女子女子学习 2006-1-2 19:36 回复此发言 2 权威发布:南京师范大学所有专业导师名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傅宏、孙煜明、谭顶良、丁家永、侯春在 应用心理学 张宁(脑科医院)余嘉元、李小平、顾雪英、赵凯 教育经济与管理 陈敬朴、笪佐领、李星云、魏所康(省教科院)、张新平、王铁军(省教科院)、彭坤明(省教科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 赵志毅(兼)、王晓柳(兼)、李星云(兼)、高谦民(兼)、张维仪、丁家永(兼)、杨启亮(兼)、陈敬朴(兼)、尹宗利(兼)、吴康宁(兼)、郝京华(兼)、顾建军(兼)、华党生(兼)、李学农(兼)、张新平(兼)、乔建中(兼)、陈良琨(南京一中)、缪建东(兼)、吴永军(兼)、笪佐领(兼)、金生宏(兼)、张乐天(兼)、谭顶良(兼)、周德藩(省教科院)、赵凯、华明友(29中)、余强、胡金平、冯建军、汪凤炎、边霞、徐传德(南京市教育局)
七、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程爱民、高维正、黄和斌、王晓英、王开玉、于忠喜、陈新、傅俊、姚君伟、王娟、邵迎生、罗志强、钱满素、薛家宝(盐城师院)、陈莉萍、司联合、朱婷婷、陈爱敏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吕俊、顾嘉祖、黄和斌、郭常义、张玉华、朱中都、徐海铭、刘学惠、王冬竹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张伊娜、佘广安、刘慧君 比较与世界文学 张杰*、傅俊、何宝年-季爱琴、康澄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语) 董正、王景(外国语学校)、朱善萍(外国语学校)、张瑞华、张向阳、王文琴
八、社会发展学院
专门史(中国经济史) 于琨奇、李天石、经盛鸿、唐文起 (省社科院) 、谢世诚、许辉 (省社科院)、张连红、张进、吴晓晴、慈鸿飞、姜守明、周裕兴、汤惠生 社会学 邹农俭、吴亦明、王世军、吴增基、金一虹、叶南客(省社科院)
课程与教学论(历史) 施和金、刘军、姚锦祥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历史) 李天石(兼)、于琨奇(兼)、经盛鸿(兼)、张连红(兼)、朱绍坤(中华中学)
九、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基础数学 陈怀惠*、方锦暄*、罗定军*、陈永高*、宋永忠*、孙文瑜*、刘一平*、贺伟*、陈北方*、朱作桐、吴正声、杨润生、何建勋、陈二才、张祥、方明亮、高洪俊、董玉君、夏建国、杨明升、崔景安
计算数学 张明、陈永林、宋永忠、吉根林、孙文瑜、颜世建、宋如顺、朱玉龙、陈金如、张吉慧、韩乔明、杜其奎、傅士太、李芷、张子瑜、窦万峰、张志跃、蒋平(南京市公安局) 运筹学与控制论 刘一平(南通师院)、周兴和、叶惟寅、宋如顺、孙志人、张学斌、朱庆保、杨纪龙、许宝刚、岳东、孙冀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带研究生的国画老师有哪些?
林逸鹏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苑》、《美术报》等发表多篇论文。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的林逸鹏,数年前曾以其“废纸论”,在中国书画界、收藏界,“振耳欲聋”,其所引起的争议,至今不歇。这一极具心理冲击力的观点,已成为书画界、收藏界及诸媒体中一大流行词。此外,林逸鹏近年对美术高考、美术教学中所存在的制度性弊端,也持续地进行过多种有力批评与思考,媒体每称之为“炮轰”。最近,面对一些人的乏诚信和非学术性非议,林逸鹏索性又轰一炮:说真话才算人!
陆越子(1954—)江苏泰兴人,擅长中国画。197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美协会员,大型中国画集《当代中华墨粹》主编,《当代中国画掇英》副主编。。作品《瑞鹤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玉宇清洽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出版有《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越子画集》、《美术爱好者之友·怎样画》系列等。
毕宝祥1960年生。现为江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社科联理事。个人作品其作品经常参展、发表、获奖。如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江苏画刊》等专业报刊上均有作品发表和专题报道。曾在新加坡和江苏美术馆举办过画展。其作品被中南海、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出版有《毕宝祥画集》、《毕宝祥山水小品集》、《黄宾虹山水画技法解析》、《山水画的传统与现代》等论著。《江苏画刊》、香港《大公报》、《新华日报》、《江苏工人报》、《扬子晚报》、《每日桥报》等均有专门介绍。编辑本段个展及贡献1998年6月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版画《静夜》发表于《江苏画刊》;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江苏版画展”。1987年油画《绿梦》、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省青年美展,其中《佤山情之一》获优秀奖;油画《南疆的梦》参加“江苏省美展”;版画《佤山情组画之二》发表于《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作品集-南师大学集》。1988年国画《明瓦廊》参加省级青年美展,获优秀奖;国画《明瓦廊》发表于《江苏工人报》美术版;国画《赶场》赴南逗态斯拉夫展出;国画人物山老源2幅,发表于《江苏画刊》;获徐悲鸿奖学金。1990年国画《佤山情之一》发表于《江苏工人报》并有专题介绍;国画《忆陕北》参加江苏省美展。1992年国画《山水》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赛”佳作奖。1994年《山水》发表于《新华日报》大文化栏目,并有专题介绍;《山水》1幅及个人简历载入《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青青人家》参加“全国教师优秀作品汇展”获优秀奖;作品5幅发表于《江苏画刊》并有专题介绍。1995年作含码品1幅发表于香港《大公报》并有专题介绍;文章《写实、写趣、写心》发表于《江苏工人报》;文章《浅谈中学山水教学》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第二期。
陈传席 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组织全国第一次36家博物馆(院)明清绘画联展。已指导十六个国家的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同时教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姓名列入国内外各类艺术辞典以及各类名人录之中。
南师附中教师名单
以下为南师附中特级教师与教授级高级教师名单(部分):陈履伟、周久璘、王栋生、卢新建、陶维林、陈理、程鸣、龚修森、李华、曹云军、孙小红
以下为南师附中优秀教师名单(部分):
卜美平: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曹云君: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履伟: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程鸣: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
丁志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
龚修森: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龚燕: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江卫兵: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李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劳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刘文庆: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卢新建: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孙小红:纯正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唐龙: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陶维林: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王栋生: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
王雷: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许英慧:三门峡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姚玉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张南: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士民:江苏省爱生模范标兵、南京市师德标兵、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学慧: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周久璘: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李晓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南师附中简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附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全国十佳科技教茄散育创新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IB国际文凭项目学校、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江苏省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校、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江苏省“十三五”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学校。学校建校于1902年,自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以来,曾十易校名,七迁校址,1984年定为现名。2006年成为IB国际文凭学校;2015年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成为全国首批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截至2020年,学校占地面积70475平方米,2000余名学生。教职工300余人,编制内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职称人数占比93%,学历达本率100%,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覆盖所有学科。
中文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外文名: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南师附中
创办时间:1902年
办学性质:公办高中
学校特色: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 江苏省模范学校、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基地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徐飞(校长)、钱汉平(党委书记)
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
主要奖项: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做纳悔、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
知名校友:巴金、袁隆平、汪道涵、彭佩云、李国鼎、严济慈、丁衡高等
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名单
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名单:张一春。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
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占地面积2179633平敏扒滑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932076.19平方米。
设有二级学院28个,开设本科招生专业(类)58个,共涵盖79个专业;在职教职工3271人,专任教师2170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9387人,在校研究生13448人;拥有国家重桥腊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12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此孝前1%。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名单和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