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本文目录一览:
清华大学教授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错误
没有飞机可乘错误:乘飞机;理由:那时中国没有飞机可乘。使馆区不可居住错误:东交民巷的新家;理由:此时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可以居住。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李约瑟在数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大量的史料证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多少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灿若星辰,对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巨大。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曾经列举了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
项。“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多少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出自《中国科学技术史》,其题目共分为四个选项,分别是22230,正确答案是26项。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1995)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共七卷(原版分为二十分册出版)。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6年英国科技史专家罗伯特·坦普尔在李约瑟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撰写出版了一本《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该书指出:中国不是只有“四大发明”,而是有一百个“世界第一”。
英国著名科学技术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列举的26项中国古代重要发明。这些发明在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1、[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以系统翔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宏篇巨著,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读后感。这部巨著计划出版7卷,共34册。
2、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3、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说《徐霞客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学者所写的考察记录”。
4、科学的历程读后感800字(一) 最近,我读了《科学的历程》这本是,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作为科学迷的我,非常的喜欢《科学的历程》。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
5、在华的四年,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1946年春,李约瑟离任,赴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
6、陆敬严在书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和发展机械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机械技术曾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在农业、冶金、纺织、车船、军事、天文、钻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